时间:2023-01-09 16:57:52 | 浏览:14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一直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与人打交道时,说话的艺术也非常重要,若不小心说错话得罪人,很可能被人批没家教。
在汉字中有很多谦敬的词语,表示对人谦逊的态度,说话时也有尊敬客气的意思。比如我们的生活用语中“过奖”、“不敢当”、“愚见”等,这一类词语并不是自己真的不会或不懂,而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与人谦虚非常重要,懂得语言的艺术不一定能够让你成功,但它是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在《尹文子·大道上》记载着一个故事:“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中华文化讲究谦卑,在《儒林外史》中有一段对话,“长兄贵姓?”那人道:“晚生姓张,贱字俊民。”在对话中可能看到有关贵贱的内容,此处的“贵贱”并不是指地位的尊卑,而是对话中的礼仪。免贵是一种常见的自谦的说法,别人问你“贵姓”,“免贵”表示不需要用“贵”,表示自己和大家一样,在姓氏是不比别人尊重,可并不是所有姓氏都要说免贵,如张姓。
在“百家姓”中,基本上所有的姓氏都要说免贵,只有张姓除外,另外中国古代各朝皇帝的姓氏也不必以免贵回答。古代时期,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并以“真命天子”自居,其地位非常尊贵,所以不需要说“免贵”,而且天下臣民还必须要避讳皇帝的名字。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皇帝姓氏不必说免贵可以理解,为何张姓也不用说“免贵”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它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有关。
根据民间传说,玉皇大帝名叫张百忍,也有说的叫张坚,无论他叫什么名字,姓氏都是张。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非常大,在道教中的地位影响极大,古代百姓将他视为天上的“皇帝”,是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连皇帝的权力也是由上天赋予(君权神授)。由此可见,玉皇大帝在古人心中是非常尊贵的,所以当别人问你贵姓时,张姓是不能说免贵的,只因为它是“天姓”。古人对天下怀有敬畏之心,如果说上天不尊贵,便是对天地的不敬。
中国古代时期,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比较严重,连皇帝都是信鬼神的。古时候很多自然灾害,由于缺乏科学的解释,人们便将其说成是上天的惩罚。宋朝时期,宋真宗还为道教高上玉帝加了尊号,使得玉帝成为非常特殊的天神,还成为众神的领袖。可能在宋朝以前张姓可能说免贵,但宋朝后基本上张姓不能再说免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现代基本上所有姓氏都说免贵,但老一辈人可能还是延续传统思想,张姓还是可以不说“免贵姓张”。
中国千百年传承的礼仪传统,其中虽然有糟粕存在,但整体上还是值得延续发展的。中国传统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的知识非常多,对于张姓不必说免贵的历史典故,大家是否已经知晓。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喜欢的朋友可以留言转发。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