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黄

时间:2023-01-12 21:15:25 | 浏览:373

​黄 读音 huánɡ部首 黄 艹 八 笔画数 11 五笔 AMWU参考:蝗 黃 黄 (huáng-名词)⑴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⑵ 金印



黄 读音 huánɡ

  • 部首 黄 艹 八 笔画数 11 五笔 AMWU

  • 参考:蝗 黃


黄 (huáng-名词)

⑴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⑵ 金印 [golden seal]
  •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 佩紫怀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⑶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yellow dye]
  • 酸性黄;

  • 碱性黄;

  • 直接黄

⑷ 黄河的简称 [Yellow River]
  • 治黄;

  • 黄泛区

⑸ 黄帝的略称

[Huangdi,the Yellow Emperor]

  • 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

  • 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

  • 黄唐(指“黄帝”和“唐尧”);

  • 黄神(指“黄帝”)

⑹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porn;pornography]

  • 扫黄

⑺ 古国名 [Huang state]

  •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⑻ 指酒 [wine]

  • 黄公(卖酒之家);

  • 黄流(指美酒);

  • 黄封(泛指美酒);

  • 黄汤(酒的别名);

  • 黄娇(酒的代称)

⑼ 指幼儿 [infant]
  • 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

  • 黄口(指幼儿);

  • 黄吻(同黄口);

  • 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⑽ 指老人 [old man]
  • 黄者(指老人);

  • 黄耄(指老人);

  • 黄发(指老人);

  • 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⑾ 粪便 [excrement and urine]
  •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⑿ 牛黄 [bezoar]
  • 牛有黄在胆。——宋·苏轼《格物粗谈》

⒀ 黄犬 [yellow hound]
  • 左牵黄,右擎苍。——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⒁ 热病 [fever]
  •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李肇《唐国史补》

⒂ 烟叶 [tobacco leaf;leaf tobacco]
  •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魏源《默觚下》


黄 (huáng-形容词)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⑴ 黄色 [yellow;sallow]

  • 黄,地之色也。——《说文》

  •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 绿衣黄裳。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别董大》

  •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黄烘烘(形容金黄色);

  • 黄干干(形容很黄);

  • 黄骝(黄红色的骏马);

  • 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⑵ 枯黄 [withered and yellow]
  • 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

  • 枯黄(凋零的草木);

  • 黄芦(枯草的芦苇);

  • 黄芜(枯草);

  • 黄落(草木枯萎凋零);

  • 黄萎(枯黄衰萎);

  • 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⑶ 美好 [fine]
  • 黄黄(形容美好);

  • 黄茂(丰美的谷物)


黄huáng

⑴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⑵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⑶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⑷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⑸ 姓。

姓氏渊源

黄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因帮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

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

黄国(夏朝公元前2148年—春秋末年公元前648年)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赢姓伯益长子大廉,建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无论是黄姓出自伯益,还是陆终,总起来说是帝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国为氏之类。

关于黄姓的起源二

出身于少昊之后。这一支黄人,是颛顼时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的,所建的黄国,于春秋早期为晋国所灭,这也是黄氏姓源之一。

在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中,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亡国后的黄氏遗民,有的逃至今河南中部,大批被迁到今湖北境内,有的在楚国做了官。据说今黄冈、黄陂、黄梅等地,都是因为黄人迁来而得名的。

汉代以后,黄氏因任官等原因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南至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北至河南固始、南阳。江夏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入居福建,始于晋代。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到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至海外。

黄姓为当今中国8大姓。另外,黄姓在台湾人中更为常见,与郑姓共同享有"黄郑排满街"之美誉。


黄 (huáng-动词)

⑴ 垮掉,坏了事 [fall through]

  •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秋菱。——《红楼梦》

⑵ 成熟 [ripen]
  • 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

  • 黄稼(成熟的稻麦)


包含“黄”的词语

◆ 黄埃 【huánɡ"āi】  

[ yellowish dust ] 黄色尘土

◆ 黄巴巴 【huánɡbābā】  

[ sallow ] [方] 枯黄而没有光泽  

例: 这孩子黄巴巴的,可能得大病了  [ tanned ] 形容焦黄  

例: 小苗出土黄巴巴的,长到一尺多高就蔫了

◆ 黄包车 【huánɡbāochē】  

[ rickshaw ] [方] 人拉车

◆ 黄骠马 【huánɡbiāomǎ】  

[ buff and white horse horse with yellow hair and white dots ] 夹有白色斑点的黄色马

◆ 黄表纸 【huánɡbiǎozhǐ】  

[ yellow paper for worshipping the gods ] 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的黄纸

包含“黄”的成语

◆ 姚黄魏紫 【yáo huáng wèi zǐ】

  • 释义: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 (Originally referred to Luoyang in song dynasty as two rare peony varieties. Later, it refers to rare flowers.)

出处: 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 白草黄云 【bái cǎo huáng yún】

  • 释义: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 (Describes the desolate scene of the frontier fortress in autumn.)

出处: 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示例: 急觅是人,不知何往,惟独立沙碛中,白草黄云,四边无际。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 白旄黄钺 【bái máo huáng yuè】

  • 释义: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Metaphor about war.)

出处: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示例: 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钺,平定两京。 【明·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 白叟黄童 【bái sǒu huáng tóng】

  • 释义: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The old man with white hair and the child with yellow hair. It refers to young and old.)

出处: 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示例: 城乡内外,红男绿女,白叟黄童,联袂往观者,何止千万人! 【清·壮者《扫迷帚》第九回】

◆ 半青半黄 【bàn qīng bàn huáng】

  • 释义: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 (The crops have not grown well yet, and the green and yellow are connected. Metaphor is not yet ripe.)

出处: 《朱子全书·学》:“今既要理会,也要理会取透,莫要半青半黄,下梢都不济事。”

各位亲们,大家好!

小编今天又上线啦!

前几天因为小编个人情况没能及时更新,但是特别感谢各位亲们,小编一打开头条,这几天没有更新,但是竟然发现又有小可爱关注了我。亲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留言告诉小编呦~

期待你们的回复!




相关资讯

百家姓——李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百家姓》之李姓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李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趣话百家姓」大家好!我是李姓,排名第四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李姓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百家姓:深度解析百家姓之李姓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百家姓系列之李姓渊源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名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百家姓之李姓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名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束河古镇旅游攻略北海旅游网女宝宝取名字免费算命网双鱼球拍张子枫影迷网阳江新闻网孝感新闻头条网小红书旅游攻略刘德华歌迷网萧氏免费取名网今日淄博海澜之家股票百事可口可乐股票网LV包回收网
百家姓氏起名网-百家姓起名字典、宝宝起名网唯一官网、陈姓起名通典书籍、陈姓孩子取名宝典、百家姓名字大全免费查询、姓氏起名网免费取名陈氏男孩、中华起名网手机版周易、周易缘起名网、中华宝宝起名网、中国名典起名网免费查询、陈姓取名五行缺木、陈姓女孩缺木取名宝典、姓氏大全起名宝典。
百家姓氏起名网 hudongl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