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2:27:45 | 浏览:174
⑴ 陈设,陈列 [put in order;display]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玉篇》
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
陈鱼而观之。——《左传·隐公五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汉·贾谊《过秦论》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公孙丑下》
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古诗十九首》
衡因上疏陈事。——《后汉书·张衡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汉书·李广苏建传》
⑶ 旧的,时间久的。
⑸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⑹ 姓。
⑴ 古国名 [Chen state]。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⑵ 陈朝 [Chen Dynasty]。
⑶ 战阵;行列 [battle array]
⑷ 姓。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唐·韩愈《答李翊书》
[ mass troops ] 在特定地区集中部队或火力。
[ deploy troops ] 布置军队
例: 陈兵要塞
◆ 陈陈相因 【chénchénxiānɡyīn】
[ follow a set routine do sth in a conventional way ]
仓中粮食逐年累加,久而不食,则变为陈粮。后以此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
◆ 陈词滥调 【chéncílàndiào】
[ bromide stale and trite phraseology ]
陈腐的词句、概念或想法
例: 贺卡片上的陈词滥调
◆ 陈醋 【chéncù】
[ mature vinegar ]酿成后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
◆ 陈放 【chénfànɡ】
[ display ] 陈列放置
例: 展厅里陈放着各种新型电子仪器。
◆ 暗度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示例: 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 暗渡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出处: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示例: 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 朝梁暮陈 【zhāo liáng mù chén】
出处: 明·杨慎《升庵诗话·萧子显春别》:“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于此?”
◆ 陈陈相因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释义: 陈:旧;因:沿袭。
出处: 《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示例: 而儒者又疏阔,其言庸迂,陈陈相因。 【清·恽敬《上陈笠帆按察书》】
◆ 陈词滥调 【chén cí làn diào】
释义: 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
出处: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