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2:40:00 | 浏览:772
今天我们要聊的书,和大家都有很大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姓氏”。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东西,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你的姓氏背后,又隐藏了多少故事呢?
台湾汉字学教授——邹濬智,给我们带来了一本“姓氏”字典,给我们解读了一番姓氏里的文化。
我们先来解剖一下“姓氏”这两个字。“姓”字拆开来看,就是“女”和“生”,由此看来,关于“姓”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了。
在那个时代,人类的经济活动还停留在狩猎、采集时期,父亲要经常出远门,要么就死在外面,要么就和别的女人跑了,没有什么家庭观念,很多孩子都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所以呢,“姓”的作用,就是为了标示自己是哪个女人生的。一般来说,同姓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儿血缘关系。
那“氏”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字的出现,说明社会由母系结构开始转变为父系结构了,男子开始居于家族的领导地位。
于是呢,人们开始用“氏”字来表明某人生命的根源,比如说“张氏”“王氏”“无名氏”之类的。
可以这么说,以前的人们用“姓”字来表述自己的远古源头,而用“氏”字来表明近几代的出身,但秦汉之后,“姓氏”两个字开始合用,慢慢也就混淆融合了。
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几个姓氏,都是“女”字作为部首,比如说甄姬的“姬”字、褒姒的“姒”字,还有现在很常见的“姚”姓、“姜”姓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扩展,这些古老的姓氏又演变成了更丰富的姓氏,流传至今。下面呢,我挑几个有意思的介绍一下。
大家都知道,咱们有一部古代经典,就是专门讲姓氏的,叫做《百家姓》,它诞生于北宋初期。
百家姓的开头就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于是很多人就认为,“赵”姓是咱们中国的第一大姓,人口最多。
其实呢,百家姓的这个榜单,哪儿是按照人口的多少来排的呀,人家只是单纯地为了读着顺口而已。
不过,即使是这样,第一个字也是要讲究的吧,为什么百家姓的第一个姓氏是“赵”呢?
在古代,政治因素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百家姓》也深受影响。“赵”姓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正是因为《百家姓》编于宋代,而“赵”姓,就是宋朝的国姓。
“赵”这个姓氏很有意思,它有个“走之底”,是“走”字和“肖”字的形声字,本意是“敏捷移动”的意思。
我们一说到姓“赵”的代表人物,自然会想到宋代的开国君主赵匡胤,他武艺特别高强,还真挺符合“赵”字敏捷的意思。
除了宋代,中国还经历了很多朝代,出了很多皇帝,那你们知道在这些皇帝里面,哪个姓氏最多吗?答案是,刘。
在古代,有“刘天下,李半边”的说法,意思是皇帝基本上都姓刘,姓李的只能占到一半。
“刘”这个姓氏最早的来源是尧帝,他的后裔受封在刘国,于是子孙就都以封国名为姓了。
当然,“刘”姓也有其他的来源,比如古代有的皇帝很喜欢“赐姓”,在汉高祖建立汉朝时,就赐给很多异姓功臣“刘”姓。
另外呢,还有不少外族改姓“刘”的,像西汉来归附的匈奴贵族就改姓了刘;南北朝鲜卑“独孤氏”和契丹的“耶律氏”也有改姓刘的。
“刘”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出现得比较晚,在古代可以当名词使用,代表一种兵器,样式接近斧子一类的,柄比较长,既能砍,也能刺;
而作动词时,就是“杀戮”和“征服”的意思,也怪不得刘字有一个利刀旁呢。
历史上姓刘的知名人物,我们不用想都能说出几个:刘备、刘彻、刘禹锡。
在刘姓的后代中,最著名的,要算那个在楚汉相争里胜出的政治家——刘邦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天子。
刘邦建立了大汉帝国后,就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刘姓王朝”。
还有一些姓氏,它们本身除了是姓氏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含义,比如“黄”和“朱”,都是颜色的意思。
这两种颜色,是古代帝王非常喜欢的颜色,直到现在仍然是咱们中国的符号。
比如奥运会开幕式上,咱们中国代表团穿的服装,就是黄色和红色的结合,当时还被戏称为“番茄炒蛋”。
“黄”字的本意,就是土地的颜色,到了后来,才发展成皇帝的御用颜色。
为什么皇帝都偏爱黄色呢?原来,先秦政坛流行五行更始的说法,认为朝代的更迭和各朝代所代表的五行有关。
在汉武帝时期,皇帝把汉朝设定为“土德”,而土是中央之行,代表颜色就是黄色,所以从此以后,黄色就成了皇室的专用颜色了。
当时,除了功绩彪炳的王爷或者公庙,所有人是不能使用黄色的。
“朱红”色也是一样,在中国一直很讨喜。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个颜色呢?
最初,纯正的“朱红”色,只有朱砂才调制得出来,但朱砂很贵啊,只有皇族显贵才用得起,显得特别高端洋气,皇帝贵族们自然对它青睐有加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朱红”代表火,而火在先民的生活中,可以带来熟食、光明和温暖,是一个可以驱走饥饿、疾病、黑暗和邪恶的颜色,人们怎么会不爱它呢。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朱红”也是血液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总之,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颜色就对了。
光听我聊的这几个姓氏,是不是还不过瘾呢?亲自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姓氏里的更多乐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虞姬的姬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叫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12个姓,其中就有
周姓在百家姓中位列第五,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古周国。一、远古周姓远古时期,黄帝有一位大将叫做周昌,他是周部落(古周国)的首领,他的族人以周为姓。他是历史记载中最早姓周的人。此外,商朝时期,有一名太史叫做周任,他的族人也以周为姓。因此,
周姓的起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古周国,还有就是姬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咱们从这三个方面了解一下周姓的起源。第一,古周国,就是以黄帝之臣周昌为首领的周姓部落,主要活动于现在的山西临汾市。第二,出自于姬姓,他们的始祖是黄帝的玄孙后稷,后稷的后人
(姓氏来源)其一:出自赢姓,其始祖为以擅于驾车著名的造父。西周时期,传说颛顼帝的子孙,有一个名叫造父的,他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喜爱。周穆王西巡去见西王母时,乘坐的就是造父在桃林一带挑选的八匹骏马拉的车。正当周穆王在西王母那游玩乐而忘
『百家姓(1) 』---赵❄️【姓氏起源】周穆王的车夫名叫造父,是嬴姓祖先伯益的后代,穆王出巡时经常是造父驾车。东南方的徐偃王起兵造反时,造父驾车日行千里,使穆王及时赶回都城,平定叛乱。造父驾车有功,周穆王把赵城赐给他,造父后代就以赵为姓。
赵,读作zhào,形声字,最早见于春秋金文 。本义是快步走。发祥地在今山西省,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源流: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
朱姓其实是由邾邾简化来的,朱姓出自曹姓。朱姓的先祖是曹挟,曹挟的先祖是颛顼帝的后人,在周武王时期,他被封于邾地,并在邾地建立了邾国(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邾国由于面积比较小人口数量又比较少,实力弱小便依附于当时强大的鲁国来寻求保护。在春秋战
郑 读音 zhènɡ 部首 笔画数 8 五笔 UDBH 参考:鄭郑(名词)(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⑴ 同本义 [Zheng state]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
《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都是由中国姓氏所组成的。虽然没有什么文理,却承担了识字和传递姓氏文化的功能。因此,成书于北宋年间,收录了568个姓氏的《百家姓》流传千年,连绵不绝。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将身边人的姓氏与《百家姓》对照,看看
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明历史,衡量一个地区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文字。文字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和生活,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在汉字文化圈中,我国以文字为基石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姓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古代文籍不胜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