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22:32:26 | 浏览:947
朱姓其实是由邾邾简化来的,朱姓出自曹姓。朱姓的先祖是曹挟,曹挟的先祖是颛顼帝的后人,在周武王时期,他被封于邾地,并在邾地建立了邾国(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邾国由于面积比较小人口数量又比较少,实力弱小便依附于当时强大的鲁国来寻求保护。在春秋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国的这些王室成员便出逃到了沛地(现在的江苏省沛县),其后人也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便以邾字为姓,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慢慢的把邾字右边的耳刀简化了变成了现在的朱姓。
还有一支朱姓,不过这个朱姓来源并没有历史可考,而是民间的传言。就是说朱姓是舜帝的大臣朱虎的后人。
朱姓还有一些是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现在有史可考的我们认为朱姓的发源地就是邾地(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
1,双峰沙田朱氏 始祖明太祖之十七子权,洪武24年(1391)封渝,后就藩大宁,永乐元年(1403)改封南昌。传十世至伟仁公,讳议泗,字子发,清初由江西新建县徙湘乡二十二都梓田聂家屋场,今属双峰,为沙田朱氏始迁祖。清光绪22年(1896)
醴陵仙山长岭朱氏 始迁祖义甫公,元至正年间自江西高安县迁此。族人分布于渌口、晓岭、金鱼石等处。1919年四修族谱。醴陵黄竹弄朱氏 始迁祖智甫公,元季自江西高安迁此。族人分布于高沙洲、渌口、胡琴滩。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3000人。醴陵
岳阳朱氏 岑川支祖江公、京公,江公第三子应昴,生天鉴、天镇、天铎。天鉴长子友才,迁辽东沈阳,次子有经,生三子,长宗德,传绍友迁盘山高桥。次成德,迁巴陵,传绍海,转迁牛角铺。天镇为塘冲门祖。天铎为大丰山祖,传至绍孔,迁牛角铺。江公第五子应晨
衡山朱氏 该族以汉大司农邑公为一代,三十三代至宋时宏道公,派衍长、衡二郡十三房,子孙散居长、株、潭、攸、醴、衡、常、祁诸县。清初建总祠于衡山城南。清乾隆28年(1763)十三房合修族谱,1940年六修。其中六房始祖懋循公,字昭玉,原籍江西
浏阳淳口段朱氏 始祖熹公之次子埜,埜孙某为乌程令,徙杭州。其子槐再徙湖州。槐生炀,元初迁长沙南城,继迁浏北。炀之子秀,生五子,第四子华四之裔世居淳口段,衍为五大支,散处四乡及长沙、善化、平江、萍乡等地。1943年七修族谱。浏阳朱氏 始迁祖
朱姓是中国大姓,他的起源是怎样?朱姓里面可是出了很多大人物的。大明风华里的朱元璋长相,极具争议:朱姓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以国号为姓氏,来源于邾国。西周时期,周武王封曹挟(又叫曹侠)于邾地,初期建都于山东曲阜,邾国的裔民以朱为姓
姓氏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是中国人永远割舍不掉的家族情怀。“赵钱孙李”中蕴含着历史密码,“周吴郑王”里隐藏着文化玄机。朱姓,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有1500多万人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朱姓发源于今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一带,秦汉时
朱姓其实是由邾邾简化来的,朱姓出自曹姓。朱姓的先祖是曹挟,曹挟的先祖是颛顼帝的后人,在周武王时期,他被封于邾地,并在邾地建立了邾国(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邾国由于面积比较小人口数量又比较少,实力弱小便依附于当时强大的鲁国来寻求保护。在春秋战
截止到目前为止,朱姓人口总人数已约1900万,人口姓氏排名第14位,作为朱姓后裔的你是否知道自己姓氏的起源呢?第一支起源:源自朱襄氏。远古时期伏羲氏当政期间,有位大臣叫做朱襄氏,被封在了朱地,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柘),这个姓氏奉赤心木朱
朱姓起源朱姓来源主要有四一、出自曹姓,为帝颛顼之后裔。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五儿子名安,曹姓。周武王灭商后封曹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国(今山东曲阜附近)。战国时,邾国被
朱姓是中国第十四位大姓,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和山东。当今朱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8%,总人口大约有1700万。 得姓始祖朱挟,本姓曹,上古时期颛顼帝高阳氏之后。颛顼玄孙陆终有六子,第五子名安,因功被封于曹(今山东定陶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是中国人永远割舍不掉的家族情怀。“赵钱孙李”中蕴含着历史密码,“周吴郑王”里隐藏着文化玄机。(姓氏来源)朱姓的起源主要有四:其一:出自曹姓,为颛顼之后裔。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共有六子,第五子名安,封于曹,赐曹
朱姓是中国第十四位大姓,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和山东。当今朱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8%,总人口大约有1700万。 游线一:北京市(明十三陵、故宫)——山东省邹城市(发源地)——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 (一)北京市明十三陵
姓氏名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总名人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的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