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8 19:08:12 | 浏览:182
天之悠悠地之茫茫,天下郑姓源远流长
始祖桓公西周名相,受知太祖国史表彰
文相武将历朝忠良,同心辅隋鼎力助唐
弘毅道远千帆竞飏,光大传统威振四方
郑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在第7位,如今他的总口数量来到1240万,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3位的大姓。郑姓如今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而且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尤其是福建、浙江两个省份。
郑姓的起源有三种主流说法,第一种是源于姬姓。周朝周宣王的弟弟姬友的封地在郑国,姬友被称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
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自三国始设荥阳郡之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的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
第二种说法是源自子姓。商王武丁的儿子子奠也被称为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即子姓郑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第三种说法是源自姜姓。郑姓源于姜太公之后,周朝让商朝作古之后,周武王封姜太公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商朝时期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
除了以上说法,还有出自古褒国附庸之邑南郑。韩哀侯灭了郑国后,郑国王族、国民逃迁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国,史称南郑,并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郑氏。另外,郑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郑姓自古以来就是豪门望族,楚汉时期,有一个叫郑君的人,给西楚霸王项羽打工,郑君有个儿子叫郑当时,任西汉大司农,他特别认为是是荥阳郑氏始祖,后来荥阳郑氏又出了很多历史名人。
郑兴、郑众父子二人,他们都是东汉名儒;
郑浑担任过魏郡、上党太守,是曹魏时期的名臣;
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
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
郑袤是密陵侯,西晋名臣,他的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
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郑道昭为兖州刺史,号称北方书圣;
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
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
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
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
郑孝穆子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帮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祁州刺史;
郑译的儿子郑元寿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
郑元寿堂兄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工部尚书、江州刺史等职;
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国姓氏之一,由于他从汉初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也成功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汉武帝下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郑氏一族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明清时期,郑姓发展再度辉煌,名人高官大量涌现,形成了郑姓在江苏、湖南、河北、贵州、广东、安徽等地均有望族出现,族人远播于各省甚至海外的局面。郑姓播迁至海外开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众多国家。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