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郑

时间:2023-01-18 19:08:28 | 浏览:775

​郑 读音 zhènɡ 部首 笔画数 8 五笔 UDBH 参考:鄭郑(名词)(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⑴ 同本义 [Zheng state]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


​郑 读音 zhènɡ


部首 笔画数 8 五笔 UDBH

参考:鄭


郑(名词)

(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⑴ 同本义 [Zheng state]

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说文》
  • 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

  • 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
  • 郑声(郑国音乐);

  • 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

  • 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⑵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

[wanton music]

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惟皇诫德赋》
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⑶ 姓

(4)郑重;慎重 [solemn]

郑,重也。——《广雅》
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汉书·王莽传》
又如:郑重其事(对某件事持慎重、认真、严肃的态度)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包含“郑”的词语

◆ 郑重 【zhènɡzhònɡ】

  [ serious solemn ] 严肃认真

  例: 郑重宣誓

  [ attentive ] 审慎 殷勤

◆ 郑州 【zhènɡzhōu】

  [ Zheng zhou ]

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临黄河,在京汉、陇海铁路交汇处,市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97万。为交通枢纽,黄淮平原物资集散地,中国新兴的棉纺工业基地。

包含“郑”的成语

◆ 郑人买履 【zhèng rén mǎi lǚ】

释义: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It is used to satirize people who only believe in dogma and ignore reality.)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郑人实履 【zhèng rén shí lǚ】

释义: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

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The metaphor only believes in books and does not believe in objective reality. More used to satirize the dogmatism.)

◆ 郑人争年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释义: 年:年龄。

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The argument of a metaphor is neither base nor meaningless.)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释义: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The folk music of Zheng, Wei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出处: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 郑昭宋聋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释义: 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

比喻情况不同。

(Different figurative situations)

出处: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

示例: 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况各国竞骛于聪明,而我岸然自安其愚暗,将以求免,不亦难乎?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相关资讯

百家姓——李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百家姓》之李姓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李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趣话百家姓」大家好!我是李姓,排名第四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李姓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百家姓:深度解析百家姓之李姓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百家姓系列之李姓渊源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名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百家姓之李姓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名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国债可转债行情网深圳新闻资讯网莆田头条新闻网qq空间相册化妆品排行网小龙虾养殖无人机航拍网洛阳新闻资讯网北方稀土A股北京交友相亲网免费电影网智能门锁品牌网福布斯富豪榜京东方最新消息今日衡水
百家姓氏起名网-百家姓起名字典、宝宝起名网唯一官网、陈姓起名通典书籍、陈姓孩子取名宝典、百家姓名字大全免费查询、姓氏起名网免费取名陈氏男孩、中华起名网手机版周易、周易缘起名网、中华宝宝起名网、中国名典起名网免费查询、陈姓取名五行缺木、陈姓女孩缺木取名宝典、姓氏大全起名宝典。
百家姓氏起名网 hudongl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