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19:31:30 | 浏览:49
韩姓的来源非常不一般。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传闻,五帝之一的颛顼,就是韩姓之后。
韩姓,一源自姬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记载,周成王将叔虞分封在唐邑 (今山西)。因为邻靠晋水,叔虞之子燮(xie)继位后,称为晋侯。晋穆侯之孙毕万受封于韩原 ( 陕西韩城 ),改地名为氏,其后世子孙以韩为氏。
二源自以国为氏,公元前230年,也就是秦灭六国时期。六国中就有一个是韩国,可见非常古老。韩国被秦所灭,韩国遗民的后人有的以韩为姓氏。
三源自黄帝之后,传闻黄帝有一子名为昌意,昌意因错被贬,被贬之后生了一个儿子叫韩流,韩流生下了五帝之一的颛顼,可见在上古时期就有韩姓,非常的古老。
四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鲜卑族改韩姓,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汉化改革,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其中的一个部落出大汗氏改为韩姓。这只是其中一例,还有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其他民族汉化姓氏都有韩姓。所以韩姓的历史来源是非常复杂的。
韩姓繁衍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等时期。韩姓最初发源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时进入了河南,河北地区。汉晋南北朝时期,韩姓以韩国古都阳翟和南阳为中心,形成了颍川郡望(今河南禹州)。同时韩姓从中原向北部地区以及山东,甘肃浙江等南方地区扩散。唐朝后期,韩姓进入广东和福建。东晋和隋唐时期,北方战乱不断,韩姓在战火中损失惨重。到宋朝时,中原人群大量南迁,韩姓也随之迁往广东、福建一带。元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韩姓人实行大规模南迁,有的迁居台湾,甚至移居海外。韩姓人口数量约九百万,排在中华姓氏人口总排行的第二十六位,也是一个人口非常大的姓氏。
关于韩姓的典故。“伯俞泣仗”
韩伯俞,汉代梁州人。生性孝顺的他,能先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所以赢得了母亲的宠爱。只有他妈妈对他很严格。虽然她很爱他,但偶尔也会因为他做错了事,用手杖打他而生气。这时,他会低下头,弯下腰等待挨打,没有抱怨,也没有哭泣。直到母亲打完,怒气渐渐平息,他才轻轻的小声对母亲道歉,母亲无奈的笑了笑。
后来母亲因为某些原因生气,用树枝打了他,但由于他年纪大,体弱多病,根本经不起打。伯俞突然哭了起来,他的母亲感到困惑。于是问伯俞:“我以前打你的时候,你从来没说过话,也没哭过。”为什么你现在就受不了哭了?是不是因为我打得太狠了?”伯俞怕母亲生气,急忙解释说:“没有,没有,以前挨打的时候我觉得很痛苦,但是知道母亲身体好,我很高兴,母亲还可以陪我很久很久,我可以一直享受母亲的宠爱。“但是今天,母亲打我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任何疼痛。说明母亲身体虚弱,所以很伤心,忍不住哭了出来。”伯俞的母亲把手杖扔在地上,叹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后世就传出韩伯俞用母亲拿手仗打自己的力度来判断母亲的身体健康,伯俞泣仗被古人作为孝顺父母的典型故事。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