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姓氏故事:莱阳南乡有薛村,薛村梁姓有名人

时间:2023-01-20 19:18:49 | 浏览:718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莱阳市高格庄镇庄子村的梁伦田先生。他多年研究莱阳梁姓族谱,著述颇丰,《山东莱阳安定郡梁氏宗谱二十六卷》修撰成功,梁伦田先生出力甚多,堪称后辈楷模。以下为正文——明朝初年,莱阳开基祖,梁公文庆字子明,第五子德显字宗侃,由岚子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莱阳市高格庄镇庄子村的梁伦田先生。他多年研究莱阳梁姓族谱,著述颇丰,《山东莱阳安定郡梁氏宗谱二十六卷》修撰成功,梁伦田先生出力甚多,堪称后辈楷模。

以下为正文——

明朝初年,莱阳开基祖,梁公文庆字子明,第五子德显字宗侃,由岚子前村,徙莱阳南乡薛村(薛村,元末薛姓建村,明隆庆年间薛姓举族迁往莱阳河马崖村,至此薛村无薛姓,然村名未改,现在薛村有梁姓约千户四千余人口)。

(配图均为薛村附近的娘娘山一带的风光)

德显公生二子:凯、从,凯公又生二子:锋、鉴。鉴公字福郎,因善行义举,在青史中留名。由胡城村甲午科举人陈本立所作的梁氏族谱序言中记载道:“明弘治间大饥,命其子瀹,输粟365仓,赈恤饥民,生活者众,有司上申,转奏于朝,动之驾,就命之官,辞。后遂召不复,至上额其碑曰:‘信惠居士’。”

鉴公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六十多年后,至孝宗弘治五年时,胶东受灾,饥民遍野,状不殷睹。鉴公时乃莱阳南乡首富,家存陈年积谷,建仓广布庭院。公乐善好施,久存仁爱之心,常年舍粥救流民于饥寒。当年大饥,方圆几十里(含现在莱、海、即三县区域)内的饥民,闻讯都聚于此,有如闹市,舍粥数量越大,饥民聚集越多,情势告急,为根本计,鉴公命次子瀹开仓放粮,助国赈民,一时之间,整个薛村的村前疃后,前来领粮的灾民络绎不绝,数日下来,累计放粮365仓、豆类100余块(当时一口袋约150斤为一块),杂粮无数,救人亦无数。

事后,莱阳知县、登州知府将此事上报朝廷,孝宗皇帝大为感动,名赐之官。第一次是登州知府来到薛村传达上谕,赐鉴公以从七品散官,鉴公辞不受。

第二次是户部派员前来代谕,加官一级赐六品衔。鉴公再次辞官不受,曰:“吾年老体衰,朝不保夕,非嫌官小,皇恩浩荡,加官委身,实不敢受。”

孝宗得到回报,气曰:“土门子财主……”最后御笔一挥,题写匾额“信惠居士”交给钦差送至薛村。至今薛村村西还有叫吏差埠的地方,就是因为当时曾再次建彩棚迎接吏部钦差而得名。

弘治六年七月二十一日,鉴公寿终正寝,得年六十有七,葬礼隆重,莱阳知县,乡绅名士,十里八乡民众闻讯者,无不因感其恩德,齐聚薛村为鉴公泪别。

鉴公葬于薛村南大道西,子山午向,新迁,茔盘四亩,四周砌有护墙,茔前赐有上马牌,下马碑,立石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清乾隆年间,有位赵姓举人,在阳信县为官,回莱阳省亲时,路过薛村,到了下马碑而没有下轿。附近干农活的薛村族人看见之后,一怒之下,将他拉出轿打了一番,直到他在墓前行大礼之后才放人。

结果,当天晚上墓碑被人破坏,事后薛村梁姓就与这位赵姓举人对薄公堂,莱阳知县不知如何断案,官司就打到了登州府。登州知府对双方晓之以理,说:“梁姓是前朝敕封,功名共睹,在当地又是名门望族,因此判赵姓胜诉不妥;而赵姓虽然在当地户数不多,但是当朝命官,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此事是他所为,因此判梁姓胜诉亦不妥。

因此,他判定“打了白打,砸了白砸”,中和收场。

由于这一事件,碑文的内容变得残缺不全,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薛村梁姓族人(十九世,梁树人)笔录残文,“能施美名四驰”等句,仍可体现出鉴公当年的善行义举。

现今薛村梁姓,经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为莱阳梁姓老七支当中人丁最旺的一支,这正是:“荫庇裔孙,德有史载,鉴公后昆,温故铭心,承前继后,世代生辉。”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基围虾养殖陈氏陈姓宝宝起名罗浮山旅游攻略陈赫影迷网文淇影迷网扫地机器人评测网仓鼠品种网泉州新闻资讯网剑南春股票网三星手机评测网电视机品牌网今日亳州婴儿床品牌网国际黄金金价网首尔旅游网
百家姓氏起名网-百家姓起名字典、宝宝起名网唯一官网、陈姓起名通典书籍、陈姓孩子取名宝典、百家姓名字大全免费查询、姓氏起名网免费取名陈氏男孩、中华起名网手机版周易、周易缘起名网、中华宝宝起名网、中国名典起名网免费查询、陈姓取名五行缺木、陈姓女孩缺木取名宝典、姓氏大全起名宝典。
百家姓氏起名网 hudongl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