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百家姓之“萧”姓

时间:2023-02-01 14:18:26 | 浏览:239

萧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三位大姓,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当今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56%,总人口大约在739万。萧的名义萧,又名荻,或名萧艾、荻蒿、牛尾蒿、艾蒿、香蒿。似白蒿,白叶茎粗科生,多者数十茎,有香气,古文香与芗通

萧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三位大姓,长江中上游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当今萧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56%,总人口大约在739万。

萧的名义

萧,又名荻,或名萧艾、荻蒿、牛尾蒿、艾蒿、香蒿。似白蒿,白叶茎粗科生,多者数十茎,有香气,古文香与芗通,也名芗蒿。萧可以供祭祀,也可以作点明之物。在商朝,商王的儿子被封在萧,其名曰子萧,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到处生长着萧,后来在此建立了萧国。

古萧国古址在今安徽萧县。至今萧县仍产大萧艾,每逢端午节,家家门首皆插萧艾,有香气。萧艾也可以灸疡疮、消肿,是一种药材。萧人是以萧艾为氏族原始图腾,因为萧在祭祀中的用途,而祭祀在古代是氏族活动中最肃穆而隆重的,所以古人创造这种草的图形时,就用甲骨文中的肃,上加草头组成,形成了氏族的名和族徽,萧人定居的地方称萧,建成的城堡称萧邑,最后建立了国家和产生了姓。

萧姓起源

萧氏始祖——萧大心

萧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赢姓

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 “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其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嬴。伯益的后裔孟夸的后代被封在萧,亲商的嬴姓萧国在今安徽萧县西北。西周初,少昊氏族的后裔徐、奄十七国联合武庚及三监叛乱,周成王命周公旦东征讨伐,嬴姓萧国灭亡,子孙以国为氏。周公旦把萧国遗民封给其子伯禽,伯禽是鲁国始祖。外逃的萧国子孙被迫南迁于今江西樟树市西的萧水,一支向西迁移到湖南湘江上游的潇水,一支向东迁移到浙江萧山,嬴姓萧氏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

二、出自子姓

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史称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商朝末帝纣王之兄,在平定武庚叛乱中立有大功。春秋初宋国由河北赵县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传到宋湣公时,公元前682年宋国猛将南宫万杀湣公叛乱,公子御说逃奔萧,宋戴公之裔乐大心平定叛乱,公子御说继位为宋桓公,乐大心因功被封于萧,史称萧叔大心,子爵萧国为宋国附庸。春秋末公元前495年,子姓萧国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子姓萧氏的历史有27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北方战争纷乱、政权更迭频繁、中原百姓南逃、外族入居华北。外族基因融入北方汉民中的事件不断地发生,北方萧姓中融入外族的血液主要发生在北宋以后。北宋北部的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族、乙室已氏族、回鹘族的述律氏族、奚族石抹等五个氏族全部改姓萧氏,成为辽国第一大姓,北方地区的萧姓一下就增加了许多,到元朝时华北和中原的这部分外族全部成为汉族。清朝满洲八旗舒穆禄氏族的一部分、伊喇氏族集体改为汉姓萧氏,伊喇氏族的先民出自辽国的移剌氏族,在北宋时已有一部分改为萧姓,而舒穆禄氏族的先民出自奚族的石抹氏族。南方萧姓中融入外族基因发生在明清时期,涉及的重要的有关民族有苗、瑶、壮、土家、傣族等,南方的土著中的萧姓最早来自中原地区南下的萧姓汉民,加入土著后逐渐土著化,并形成了土著中的强大派系,在南方地区汉化的过程中很多土著的萧姓又回到汉族。

萧姓分布

萧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萧姓人口由64万增到739万,增长了11倍多,萧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萧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四省,大约占全国萧姓总人口的46.5%,其次分布于广东、河南、山东、贵州、重庆、福建、云南七省市,又占了萧姓人口的28.1%。湖南为萧姓第一大省,约占总萧姓人口的17.8%。全国形成了沿长江省份、南抵广东、东达山东的一块高比率萧姓分布区域。在600年期间,萧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除由东南部继续向西、向南移民外,又向中原和山东的回迁成为重要的流向。

萧姓血型

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图

萧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4.1%,A型占29.1%,B型占28.1%,AB型占8.7%。

萧姓名人

萧何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西汉初期重要政治家、丞相,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是刘邦打败项羽的重要基础。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萧统

萧统(501年―531年),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萧统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去世,谥号“昭明”,葬安宁陵,故后世称其为“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豫章王萧栋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大定元年(555年),其子萧詧建立西梁,又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曾主持编撰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萧衍

萧衍(464年—549年),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南朝诸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颇受齐明帝宠待。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在统治初期,萧衍改革前朝积弊,但是对门阀贵族却采取放任其发展的态度。在位晚期时,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萧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萧姓的郡望主要有兰陵、广陵两个。萧姓的堂号除与郡望相同外,主要还有定汉堂。“定汉”堂号来源于西汉名相萧何。萧何,沛县人,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始终帮助刘邦,直到建立汉朝。汉高祖在论功封赏时赞萧何功居第一,位列丞相,爵封酂侯。西汉初的一切律令典制,也均出自萧何之手,辅政匡君,奠定了西汉的政治和行政基础,为西汉繁荣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萧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凤萧引侣;虎穴卫亲。

三瑞御史;八叶相公。

文著六朝;相传八叶。

春随莺燕至;歌引凤凰来。

家训格言:萧氏家训首推南朝齐大臣萧嶷。萧嶷是齐高帝第二子,兰陵人,封为豫章王,齐武帝时位进大司马。他处世谨慎,不轻易干预朝政,虽位高权重,常自思引退。萧嶷不但会做官,还会教育子女。他常告诫子女“凡富贵少不骄奢,以约失之者鲜矣。汉世以来,侯王子弟,以骄恣之故,大者灭身伤族,小者削邑夺地,可不戒哉!”即使到其临终时,仍把诸养子召到病榻之前,教育他们“当共同勉励,笃睦为先。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凌侮。”“勤学行,守基业,治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 萧嶷身居高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他的家教在当时士大夫习气盛行的南朝,堪称是有识之训了。

相关资讯

百家姓——李

李姓,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从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为开始,李姓英才辈出。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

《百家姓》之李姓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关于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李姓的由来和汉字书法演变「书品百家姓」

文:高天晨在中国的姓氏中,“李”是大姓,我们身边就会看到很多姓李的朋友。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李姓的来源和其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李姓的来源李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

「趣话百家姓」大家好!我是李姓,排名第四

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氏为“李”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四。据统计,全球姓李的人达到一亿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李姓家族也是最庞大的。若让所有姓李的人都站在一起,他们能够环绕地球一周半!李姓不仅是现如今的最大姓氏,在古代,李姓也是一个大姓。今天为大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李姓

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李姓总人口大约在9340多万,如果加上海外华裔李姓,总人数超过一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李的名义李、理古时通用。古时法官的名称,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古时的李氏族当以官名为原始

百家姓:深度解析百家姓之李姓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百家姓系列之李姓渊源

李姓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如今的人口总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王姓)。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李姓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姓来源广泛。一、官职为姓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曾孙叫陶。因为陶的封地在皋,历史上称他为皋陶。皋陶与尧、舜、禹,被后人尊为

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名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四十一):李姓101、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初名李以文,李寿成,广西梧州市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李秀成出身贫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李秀成加入拜上

百家姓之李姓

——感激木子形成的姓氏李氏起源古代东夷族首领皋陶,在尧时任大理,其后代历舜、夏、商三代,世袭此职,于是便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裔孙理征,因直言规劝殷纣王改正错误而遭杀害,其子利贞随母契和氏出逃,至豫西的伊候之墟隐藏起来,靠采食树上的

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名人

百家姓百家姓历史名人(二十五):李姓33、李勣: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齐名。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赐姓李。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陶瓷文化网伟明环保A股今日太原贺峻霖歌迷网考研培训网金城武影迷网博时基金资讯网深圳大梅沙资讯网分手挽回网勒布朗·詹姆斯球迷网热水袋品牌网观赏鱼论坛网神农架旅游攻略高空跳伞运动网丽水新闻头条网
百家姓氏起名网-百家姓起名字典、宝宝起名网唯一官网、陈姓起名通典书籍、陈姓孩子取名宝典、百家姓名字大全免费查询、姓氏起名网免费取名陈氏男孩、中华起名网手机版周易、周易缘起名网、中华宝宝起名网、中国名典起名网免费查询、陈姓取名五行缺木、陈姓女孩缺木取名宝典、姓氏大全起名宝典。
百家姓氏起名网 hudongl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