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23:55 | 浏览:43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国学文化的复兴,很多年轻刚为人父母的人开始重视起来了自己子女的国学教育,因为这些国学教育有着莫大的好处,也可以弥补一下当年他们自己的遗憾,在很多人幼小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系统完整的学习过国学文化的,很多人连人之初都不知道。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其实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启蒙著作《三字经》之中,这本书以简短的语言为几岁的孩子描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在这不多的几千个汉字之中有着对于生活常识的描写,有着名人的故事作为榜样,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但除去《三字经》之外,古代启蒙著作可不少,还有《千字文》教你如何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百家姓》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知道自己姓氏的来源,和中国各个地方的姓氏的简单构成,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百家姓》之中就真的涵盖了当时社会上的所有姓氏吗?这其实是不准确的,任何仔细的工作只要你愿意去鸡蛋挑骨头,总是可以成功的。《百家姓》之中其实也有遗漏的很多姓氏,比如今天要说给大家听的一个姓,在今天可是一个人口超过了700万的大姓。
《百家姓》编纂的历史背景
《百家姓》这本书是宋代时候许多大文学家和读书人合谋在一起编纂的,那个时代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呢?不然怎么会产生如此影响深远的著作,其实这是跟宋朝开国时代的国策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作为宋朝第一位皇帝,他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性格影响到了后面宋朝很多皇帝。
首先来说赵匡胤是生活在五代十国这个乱世之中,这个乱世和历史之中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还有晋朝灭亡之后的南北朝其实都有的一拼,只是从时间上面来看却是没有他们持续的那么长,但就是从唐朝908年灭亡到宋朝960年建立,52年的时间却是改朝换代十多个。
改朝换代从秦代以后的中国人之后就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毕竟没读书过的平民也知道口中说的万年不可能真的做到万年,周朝也只是落魄的混完了后面的八百年的数字,其他朝代更加困难了,但这几十年的时间之中朝代更替了十多个,简直就是离谱。‘
赵匡胤生活在那个时代之中,他是亲眼看见了这种武人掌握国家的坏处,在没有实现国家大一统之前会给百姓带来许多战争的危害,所以在利用武将实现中原地区的初步统一之后,赵匡胤就开始将整个国家的文和武进行了划分,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而《百家姓》便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应运而生。
百家姓的编纂方式和遗漏
《百家姓》这本书修撰与宋朝初年,据说当时修书的人根本没有考虑很多,而是简单地将全国各地的姓名集合之后罗列在里面,这本来是一件浩大的文化盛事,但可能当时的人也是没有想到这么多,后来就因为这个姓名排列的先后惹得皇帝生气了。
《百家姓》之中惹得皇帝生气的一部分是因为这本书没有将皇帝的姓排列到第一位,这种行为在今天的我们看起来可能是觉得皇帝有点霸道,甚至过于奇怪了,但在古代这就是基本的常识,比如唐朝时候李贺就是因为触犯了自己已死去父亲的忌讳,一辈子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很多人的名字如果和皇帝的姓名是一样的话,那就必须要改名,不然的话会被认为你是在暗中夺取皇帝的气运,最近的例子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弟弟赵匡义的故事,两个人的名字只差一个字,一开始的时候没事,但赵匡胤做皇帝之后,弟弟马上就乖乖的改名叫赵光义了。
《百家姓》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太不严谨,没有将皇帝的姓名列到第一位,后开被责令修改,修改之后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首先将皇家赵姓排列到第一,后面则是采用四字歌诀的形式排列,按照全国姓氏人口总数量,社会的地位进行排列,但这本书之中却是遗漏了今天的一个大姓。
肖姓的起源和遗漏
肖姓的起源历史究竟在哪里,如果有深厚的历史起源,为何是北宋初年编纂《百家姓》的时候会被遗漏呢?到底是工作人员工作的疏忽还是说是当时没有肖姓,又或者说着这个姓的人实在是太少,没有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毕竟这个姓在今天可是一个700万人口的大姓。
能不能让肖姓孩子不再迷茫和为国学文化弥补缺漏是我辈读书人的责任。第一种说法说肖这个姓是起源于建国之后的汉字简化运动,今天我们所书写和使用的都是简体字,但简体字运动一共分为两次,第二次没有成功完全推广就不了了之了,而肖这个姓便是在当时产生的。
对于肖姓的起源第二种说法是和“萧”的一个姓,只不过因为受到历史的影响,毕竟这个萧在历史之中是北宋死对头辽国的皇后家族姓氏,北宋灭亡之后连带着燕云十六州都失去了,所以萧姓后人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中原和南方,又为了躲避大家的敌视,便将自己从萧改成肖。
明朝时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肖这个姓,但萧姓却是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在江西省,萧姓人口很多,到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萧姓虽然和肖姓共存,但肖姓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本萧成为了中国一个人口大姓,高达740多万人,从此以后再也不萧条了!
总结
《百家姓》是中国历史上面对于姓氏文化的一部著作,从这本书之中开始启蒙幼儿,传授国学文化,确实是有着无穷的好处,但历史终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数百年的时间里面,有的姓氏开始衰落,有的姓氏则是如同朝阳一般崛起,而传承姓氏文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以后要到哪里去,不正是我们启蒙幼儿所必行之事吗?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国学文化的复兴,很多年轻刚为人父母的人开始重视起来了自己子女的国学教育,因为这些国学教育有着莫大的好处,也可以弥补一下当年他们自己的遗憾,在很多人幼小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系统完整的学习过国学文化的,很多人连人之初都不知道。人之初
导读:中国的姓氏来源已久,根据现存文献记载,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成书于北宋年间的《百家姓》,是第一本记录中华姓氏的书。虽然名为“百”家姓,但里面收录的姓氏远远不止一百个,最初全书就收录姓氏411个,后来经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我们有了自己文明最重要的标志文字。这些文字的诞生大大的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生活。而古人也是在有了文字后,便慢慢出现了名字。而这种名字的出现和各种文化家族等的传承的演变就有了姓氏。百家姓排在最后一位的姓氏就是人口很少的代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现在也有不少学生阅读过书中的内容。它的创作时间在北宋初期,书中原本收录的姓氏有411个,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等,都是人们很熟悉的姓氏。从这些不同的姓氏中,就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姓氏不仅是一个家族
姓氏也是文化传承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一个家族来说,姓氏显得尤为重要。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那些以姓氏为名的村庄,比如韩家庄,高家堡,苗家沟等等。一看这些村庄名字你就直到这个村庄的第一大姓是什么了。我国的姓氏有几百个,又如李张王刘这样的
在中国的孩子,都知道《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这是中国古代孩子的三大启蒙书。古代的孩子能上学得不多,不像今天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除了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上得起私塾外,其他基本都靠这三部作品识字。《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收录了504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姓氏文化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姓氏文化复杂而又有条理,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比如美国那种儿子小布什,老爹就叫老布什。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看来就无法理解,因为中国人的姓氏文化已经融入了日常的伦理纲常,有着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2020百家姓排名,王姓为百家姓排名top1】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5,五大姓氏占全国户籍总人口30.8%。
关、佟、齐等大姓被挤出新版“百家姓”,新生儿起名最爱带“梓”公安部发布2018年全国姓名大数据,沈版百家姓有17个姓氏落选你印象中的“百家姓”,还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吗?日前,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
张姓在百家姓氏中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人口分布及庞大的人口数量: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张姓人口数量达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之多,仅次于王姓和李姓,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 ,有这么广泛的人口分布
黄姓,远古称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如今,黄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黄姓人口达3521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七位。黄氏源姓于北方,两宋之后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福建、江西一带
陈姓,是中华主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人口众多,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陈姓人口总数有六千四百一十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五,仅次于王、李、张、刘.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陈姓开山始祖。史料记载:陈
中国民间向来就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说法,为什么民间把赵姓排在《百家姓》第一位呢?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北宋时期,北宋共有18位赵姓皇帝,当时《百家姓》自然以帝王为贵,排在第一。赵姓是我国历史上地位十分显赫的姓氏,据部分资料统计光称帝称王